实控人辞职创业时带走130名熟练工人安徽鑫铂铝业IPO

  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专门干工业铝型材、工业铝部件和建筑铝型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前身安徽银盾斯金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 年 8 月,2017 年 8 月 18 日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目前总股本7982.754万股。公司2020年5月12日申报深交所中小板IPO,11月9日更新披露。

  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83亿元、7.05亿元、9.24亿元及4.8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7万元、3627万元、5940万元及3123万元。

  公司控制股权的人、实际控制人为唐开健先生。唐开健直接持有公司股本总额的 55.38%;通过天长天鼎控制公司股本总额的 6.62%,合计控制公司62%的股权。

  1978 年 4 月出生的唐开健,大学专科学历,长江商学院 EMBA 在读,现任公司董事长。从简历上看唐开健自己2007年5月创业之前先后在张家港鑫宏铝业开发有限公司任销售员、宿迁市鑫宏铝业开发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

  “天眼查”显示:张家港鑫宏铝业、宿迁鑫宏铝业都是长江润发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都在江苏。唐开健很可能是在张家港鑫宏铝业当销售员期间业绩突出,被提拔到宿迁鑫宏铝业当副总的。

  “中安在线日的一篇报道《“凤还巢”带动返乡潮》透露了唐开健从老东家离开自己创业的一些情况。报道介绍“唐开健曾在江苏张家港和宿迁打工,从事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制造和销售工作。由于头脑灵活,唐开健在打工生涯的后期,已经担任了一家台资企业的副总经理”,这与招股书披露的唐开健的简历基本吻合。报道介绍“2007年,他和几个一起在江苏打工的同乡成立了这家企业,并一次性带回130名同乡的熟练工人。”唐开健2007年成立的这家企业就是安徽鑫发铝业有限公司。

  目前,除1名机构投资的人推荐的董事、3名独立董事、1名董秘、1名首席财务官外,公司共有5名董事、3名监事、5名副总、2名核心技术人员(担任董事的核心技术人员除外),这15名负责生产、经营、技术的人员中,有7名曾在张家港鑫宏和/或宿迁鑫宏任职。公司共有4名核心技术人员,3名曾在张家港鑫宏/宿迁鑫宏任职。

  这些人员是否违反了张家港鑫宏/宿迁鑫宏的劳动合同?是否将张家港鑫宏/宿迁鑫宏商业机密、技术秘密带到了安徽鑫发铝业? 张家港鑫宏/宿迁鑫宏与这些人、安徽鑫发铝业、安徽鑫铂铝业是不是真的存在纠纷?

  三、为什么不用安徽鑫发铝业作为上市主体,而在2013年新成立公司作为上市主体?

  唐开健2007年5月离开宿迁鑫宏,创立的公司就是安徽鑫发铝业,天眼查显示安徽鑫发铝业2014年时的股东为唐开健、李正培、陈未荣。2015年12月,3股东将股权全部转让给安徽银盾斯金铝业有限公司,成为银盾斯金的全资子公司。而安徽银盾斯金成立于2013年8月,2017年8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时,变更名称为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开健创业时设立的安徽鑫发铝业至今仍是安徽鑫铂铝业的全资子公司。

  从安徽鑫铂铝业董监高履历来看,除独立董事、机构投资的人推荐的董事外,有13名董监高核心技术人员都在发行人成立前就在安徽鑫发铝业担任不同职务。

  公司共有3家全资子/孙公司。其中安徽鑫发铝业成立于2007年5月,是成立最早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建筑铝型材、工业铝型材的研发、加工及销售,产品大多数都用在幕墙、系统性门窗及医疗环保等领域。苏州鑫铂成立于2018年5月,主要是做铝型材的销售业务。鑫铂科技成立于2019年12月,主营业务为铝型材和铝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公司募投项目“年产 7 万吨新型轨道交通及光伏新能源铝型材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

  安徽鑫发铝业是3家全资子公司中2019年、2020年上半年唯一盈利的公司。2019年、2020年上半年安徽鑫发铝业净利润分别为2434万元、785万元,分别占发行人归母净利润总额的38.46%、22.43%。

  安徽鑫发铝业和发行人安徽鑫铂的注册地都在安徽天长市杨村镇工业园区。笔者纳闷,唐开健为什么不用2007年成立的安徽鑫发铝业这个老公司作为上市主体,而在2013年新成立一个企业作为上市主体?难道是安徽鑫发铝业存在什么严重的瑕疵?

  2016年12月20日,中国质量新闻网曾公布《国家联动监督抽查 安徽17家企业上不合格名单》,其中安徽鑫发铝业就在此名单中,序号20。公司2016年4月20日生产的一批粉末喷涂型材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

  2020年6月末,公司员工总数1161人,有513名员工未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占员工总数的44.19%。原因是这些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农村居民养老保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 10891万元、17644万元、24753万元及 29335万元,占据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 18.67%、25.03%、26.79%及 30.35%,持续上升,可能公司为了保销售,不断给客户放宽信用期。

  与应收账款占据营业收入比例持续上升相对应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18年开始持续低于当期净利润。

更新日期:2024-02-25 作者: 工程案例
推荐资讯